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宝典书屋 > 其他类型 > 入住四合院:看我感化众“禽”全文+番茄

入住四合院:看我感化众“禽”全文+番茄

晴瑶的小白猫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易中河哭笑不得的说道:“嫂子,我今年24,不是四岁,你这跟哄孩子一样。”心里高兴的吕翠莲也难得开起来玩笑:“先把你当孩子养着,等以后你有孩子,就不会手忙脚乱的了。”“得,你是嫂子,你有理。”说完易中河就和吕翠莲一起出门了。“嫂子,这京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,我后天才上班呢,我这两天可以先转转。”吕翠莲平时很少出门,一般都在南锣鼓巷这片,远的地方也没怎么去过,所以一时间她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玩的地方。“中河,嫂子不经常出门,也不知道哪里有什么好玩的,不过今天你可以去百货大楼转转。里面的东西齐全,比供销社大多了,什么都有,你去那里看看,有什么要买的。我给你的票,随便买,钱不够跟我说,我在给你取。”“行,就听嫂子的,去百货大楼转转,钱我有,够花的...

主角:易中河易合   更新:2025-02-08 14:41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易中河易合的其他类型小说《入住四合院:看我感化众“禽”全文+番茄》,由网络作家“晴瑶的小白猫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易中河哭笑不得的说道:“嫂子,我今年24,不是四岁,你这跟哄孩子一样。”心里高兴的吕翠莲也难得开起来玩笑:“先把你当孩子养着,等以后你有孩子,就不会手忙脚乱的了。”“得,你是嫂子,你有理。”说完易中河就和吕翠莲一起出门了。“嫂子,这京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,我后天才上班呢,我这两天可以先转转。”吕翠莲平时很少出门,一般都在南锣鼓巷这片,远的地方也没怎么去过,所以一时间她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玩的地方。“中河,嫂子不经常出门,也不知道哪里有什么好玩的,不过今天你可以去百货大楼转转。里面的东西齐全,比供销社大多了,什么都有,你去那里看看,有什么要买的。我给你的票,随便买,钱不够跟我说,我在给你取。”“行,就听嫂子的,去百货大楼转转,钱我有,够花的...

《入住四合院:看我感化众“禽”全文+番茄》精彩片段


易中河哭笑不得的说道:“嫂子,我今年24,不是四岁,你这跟哄孩子一样。”

心里高兴的吕翠莲也难得开起来玩笑:“先把你当孩子养着,等以后你有孩子,就不会手忙脚乱的了。”

“得,你是嫂子,你有理。”

说完易中河就和吕翠莲一起出门了。

“嫂子,这京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,我后天才上班呢,我这两天可以先转转。”

吕翠莲平时很少出门,一般都在南锣鼓巷这 片,远的地方也没怎么去过,所以一时间她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玩的地方。

“中河,嫂子不经常出门,也不知道哪里有什么好玩的,不过今天你可以去百货大楼转转。

里面的东西齐全,比供销社大多了,什么都有,你去那里看看,有什么要买的。

我给你的票,随便买,钱不够跟我说,我在给你取。”

“行,就听嫂子的,去百货大楼转转,钱我有,够花的,你放心吧。”

两人出了胡同,吕翠莲给易中河指了路,就去了街道办。

百货大楼距离南锣鼓巷这边不算远,但是也不近,有四五公里的路程。

不过易中河没打算坐公交车,而是选择步行。

这辈子的身体虽然吃的没有前世的好,但是身体素质比前世可要强的多了。

所以几公里的路程对他来说无所谓,正好可以趁此机会,逛一逛老京城是什么样子。

身高腿长的易中河大概走了有半个多小时,就到了百货大楼。

百货大楼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店,1955年9月开业。

开业当天就有16万4千多人涌入大楼,日销售额高达30.9万元。

你能想象在这个消费还是按分,按毛算的年代,日销售可以达到30多万,是什么概念。

易中河走进百货大楼,虽然不是休息日,但是百货大楼里的人还是不少。

里面的东西也是琳琅满目,对他来说都是颇具年代气息的产品,谁让他的思想还没转变过来呢。

当时北京百货大楼对老百姓开放的只是一至三层,高高在上的四层就是神秘的“特供部”-- 34号供应部。

一般人根本就没有机会进入第四层,所以易中河就在这三层到处转转。

现在的百货大楼营业面积达到将近两万平,所以够易中河逛的了。

没有什么太感兴趣的东西,偶尔有想要的,看看手里的票据,还是算了吧,有钱没票可买不来东西。

不过在二楼的时候,还真让他看到了一件他中意又不要票的东西,就是渔具。

这个年代渔具都很简单,大部分都是用竹子做的,分为几节,可以相互连接。

易中河前世就喜欢钓鱼,所以这会看到渔具就走不动路了,更何况这东西还不要票。

前世看了这么多的四合院小说,基本上都会靠着钓鱼发家致富。

所以易中河也想着没事可以去钓鱼,他倒是不指望钓鱼发家致富,但是这是爱好不是。

最后,易中河花了四块钱买了一整套的渔具。

来到这个年代两天了,每次花钱,他都感觉有点不真实,现在的人民币购买力真是太坚挺了。

就他手上的这套渔具,后世没有个大几百上千,根本买不来,现在只要四块钱,后世一瓶水的钱。

逛了一圈没有看到其他想买的东西,也不是不想买,而是没有票。

易中河就拿着渔具回家了。

进门就遇到闫埠贵在门口守门呢。


我媳妇这怀孕,挺着大肚子,我想钓点鱼给她补充营养。”

易中河对贾东旭的观感还行,贾东旭也没有后世很多小说中写的那样,人憎狗嫌的,除了有点妈宝男,其他没什么毛病。

再说了,这钓鱼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买卖,靠的是技术,所以他也就没有什么好藏着掖着的。

一路上易中河都在教他怎么找鱼,怎么钓鱼。

对于一个不会钓鱼的人来说,贾东旭听的云里雾里的。

不仅贾东旭,连易中海和傻柱都听得一头雾水。

不过易中河可就不管了,他能讲一遍就不错了,没看闫埠贵都让易中河拿鱼竿换技术吗。

一行四人刚到四合院门口,就看到现在门口台阶上的闫埠贵。

闫埠贵正和院里的一个住户扯皮呢,就看到易中海手里拎着的大鱼。

也顾不上别人了,两步走到易中海面前,“老易,你哪弄的这么大的一条鱼。”

易中海虽然不是钓鱼佬,但是这一路上看着别人羡慕的眼光,也有点得瑟。

“老闫,怎么样,这条鱼够大吧,中河钓的,钓的还不老少呢,不过这条最大。”

闫埠贵这下更酸了,他钓了这么多年的鱼,别说这半米长的鱼他没钓过,就是三十公分的鱼他钓的都少。

昨天他看到易中河买 渔具,以为他就是个新手呢,没想到易中河今天就钓了这么大的一条鱼。

这让他心里怎么能平衡。

于是对着易中河说道:“中河兄弟,你在哪里钓的鱼啊,后海那片可钓不到这么大的鱼。”

易中河看着面前眼里冒光的闫埠贵,哪能不明白他在想什么,于是回道:“闫老师,我这鱼的确不是在后海那边钓的。

我是在城外钓的,城外大概一二十里的一个小河,我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,你可以试试看,我觉得那里的鱼都挺傻的。”

闫埠贵一听这么远,感觉易中河在骗他,谁会没事跑这么远钓鱼,要是钓不上来鱼,一天的饭都浪费在路上了,不划算。

闫埠贵说道:“中河兄弟,你这就没意思了,你不想说也别一竿子给我支这么远啊。

你看这样行不行,我有自行车,我带着你去,这样你不就节省时间,能多钓几条鱼,还不用费腿了。

一举两得,你只要给我五毛钱的车费就行了,合算吧。”

易中河点了点头说道:“合算,但是我还是喜欢走着,不是自己的车子我骑不惯。”

易中海听了易中河的话,心里一动,虽然这话有点揶揄老闫的意思,但是他得想办法给易中河弄辆自行车。

易中海心里想着:中河是驾驶员,工作好,有面子,在配上一辆自行车,那肯定是附近街道媒婆的香饽饽。

所以易中海想着怎么弄张自行车票,买车的钱他有,但是票不好弄。

黑市上倒是有卖自行车票的,但是这个不稳妥,稍微不注意就会被人举报。

黑市买卖讲究民不举官不纠,但是如果有人举报,政府还是会管的。

所以无论是易中海还是易中河如果因为黑市买卖被举报,都得不偿失。

闫埠贵听出来易中河不想带着他去,还是不死心的问道:“中河兄弟,你这鱼真是在你说的地方钓的吗?”

“闫老师,真是那地方,城外大概十七八里的一条小河,你这人咋还不信呢,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。”


所以这会聋老太太对易中河一肚子意见。

一个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的小子,想破坏他的养老,她哪里能同意。

不过聋老太太了解易中海的为人,所以直接问道:“中海,你的意思是让你兄弟以后给你养老。”

易中海肯定的说道:“那可不咋地,我们是有血缘关系的兄弟,指望他肯定比外人要靠谱。

而且中河待人真诚,没什么花花肠子,以后肯定不会不管我们俩的。”

聋老太太心里暗骂,你们两口子是有着落了,我老太太呢,没有后顾之忧的易中海夫妇,还能像以前那样照顾她吗。

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聋老太太,见多了这种事,她可以肯定的是,以后易中海夫妇对她,一定没有以前这么好了。

聋老太太是分的清大小王的,她喜欢傻柱不错,她认为傻柱憨厚,听话,又有一手好厨艺。

但是傻柱不着调,如果让傻柱给他养老,早晚得饿死在家里。

所以他还得指望易中海夫妇给她养老,傻柱只能算是多一手的选择。

聋老太太对着易中海说道:“中海,你们才认识几天,你就让他给你养老,你觉得靠谱吗。

别到时候竹篮打水,一场空,你掏心掏肺的对他好,人家在理所当然的受着,等你们老了,在一脚把你们踢开。

毕竟你们认识的时间不长,自古都是识人识面不识心,我觉得你还是要慎重考虑。

在咱们院里选养老人比这突然出现的人要靠谱。

最少咱们院里的人,无论是贾东旭,还是柱子,都是你看着长大的,脾气性子,你都了解。”

易中海以前也是这样认为的,甚至选定了贾东旭和傻柱给他养老。

但是自从遇见易中河,那可就不一样了,血脉间的联系,可不是邻居或者师徒能比的。

更何况易中河已经明确的以后要管他们了,甚至愿意过继孩子给他。

所以他现在对于贾东旭还有傻柱,一点让他们养老的意思都没有,甚至连备选都不用,他就是这么相信易中河。

至于说易中河为了他的钱或者财产来的,易中海更不担心了,自从见到易中河,他多少次要为易中河花钱,都没花出去。

更何况,易中海以后的财产,归谁,肯定还是易中河的,所以易中海一点都不担心易中河为了他的财产来的。

不过易中海没有告诉聋老太太,易中河已经明确给他养老,而且把粮本都给他了。

他知道聋老太太的想法,这老太太怕以后他和吕翠莲不管她,所以就想法子不让易中河给他养老。

不过易中海能是一般人吗,就是不养着聋老太太,也不能和兄弟分开啊,哪头轻,哪头重,他还是分的清的。

还有就是易中海没打算不管聋老太太,毕竟聋老太太后院这几间房,还是不错的,还跟易中河的房子连在一起,以后打通,易中河多生几个孩子也够住的。

就是为了这几间房,也得给聋老太太养老。

易中海说道:“我会考虑老太太的意见的,不过你要是见了中河,你就能看出来他是什么人。”

聋老太太不死心,接着摸黑易中河,“我觉得你这突然冒出来的兄弟不太靠谱,最少尊老就做的不够好。

我作为院里的老祖宗,他来这个院都两三天了,也没见他过来问候我啊。


易中海听到易中河说道小叔已经过世,心里更加的难受了,刚才是两眼泛红,这会已经是泪流满面了。

等易中海平复心情以后,易中海说道:“我还以为我小叔能活着呢,我还想着把他接过来,孝敬他呢。

小叔比我就大几岁,在我小时候都是小叔带着我。

小叔走丢以后,我们一家找了很长时间,不过后来实在找不到,我爷爷和我爹他们就放弃了。

后来因为战乱,老家被炸了,二叔,三叔也死了,再后来逃荒到京城,我爹也死了,家里就剩下我自己了。”

易中河都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一个哭的稀里哗啦的大男人。

只能静静的看着他。

一大妈对着他说道:“中河,你大哥心里苦,什么都憋在心里不说,有事也没有人能够商量的,现在好了,有你这个兄弟,以后你们就可以相互扶持着了。”

然后转身对着易中海说道:“老易,你也别难受了,小叔虽然不在了,但是咱们兄弟还在啊,只要咱们好好的招呼兄弟,小叔也会欣慰的。”

听了媳妇的劝解,易中海也收 拾收 拾心情。

对着易中河说道:“你嫂子说的对,小叔虽然不在了,但是好在我们遇到了,以后你就安心的在大哥家住着。

大哥是轧钢厂的七级钳工,每个月的工资不少,以后找工作,结婚什么的,大哥都给你负责了。”

易中河看着眼前真情流露的易中海,也开始改变电视剧中,或者后世同人小说里对易中海的印象。

或者易中海在电视剧里或者小说里,是道德真君,擅长道德绑架,和稀泥,偏向贾家或者傻柱。

那可能都是因为易中海没有安全感,考虑到养老没有保障,所以想把所有的都抓在手上。

但是现在易中河的出现,或许会改变易中海的想法,至于易中海以后是不是还能像今天这样,这个就等着时间验证吧。

易中海激动过后,才想起来几人都还没有吃饭呢。

于是大手一挥,对着自己的媳妇,和兄弟说道:“都这个点了,咱们也不做饭了,下馆子去,点几个硬菜,我要和中河喝一杯。

中河,你会喝酒不。”

易中河笑着回道:“大哥,哪有爷们不会喝酒的,等会出去我去买两瓶好酒,咱们兄弟好好喝一杯,庆祝咱们相遇。”

易中海说道:“要你买什么酒,家里就有,再说了,你这刚来京城,手上能有几个钱,大哥有钱,我和你嫂子也花不了几个钱。”

易中海说完就朝卧室走去,不大会出来,手里拎着两瓶汾酒。

炫耀的朝易中河抬了抬,“兄弟,怎么样,正儿八经的汾酒,别人送我的,我珍藏了好些年,我都没舍得拿出来,今天就喝它了。”

易中河也不矫情,朝着易中海一竖大拇指。

易中海看到兄弟的动作,心里很是高兴。

三人出了家门,就准备去外面的国营饭店吃饭。

在大门口碰到了四合院的门神三大爷闫埠贵。

闫埠贵中午才刚下班,还不知道院里发生了什么事,看到易中海夫妇和一个年轻人向外走。

于是问道:“老易,你这大中午的干啥去,怎么没上班啊。”

易中海笑着回道:“下午请假了,这不是我兄弟来了,我带我兄弟下馆子去。

来老闫,我给你介绍介绍,这是我兄弟,易中河,以后就在咱院子里生活了。”

闫埠贵心想,你老易哪来的兄弟,家里不就是他自己了吗。

还有看着眼前的年轻人这么年轻,他俩怎么能是兄弟呢。

不过看清易中河的脸,感觉两个人长的很相近。

不过当闫埠贵目光扫过易中海手里提着的酒,可比知道易中海有兄弟还吃惊。

他知道易中海有珍藏的酒,没想到易中海今天竟然舍得拿出来喝。

所以想占便宜的心思就冒出来了:“老易,你兄弟过来了,你不得需要人陪酒啊,我作为一个老师,体面人,去陪酒在合适不过了。”

都是一个院里住了这么多年的邻居,谁还不知道谁,闫埠贵一张嘴,易中海就知道他想干什么。

“老闫,今天不合适,我和我兄弟第一次见面,有外人在不好说话,今天就算了,等改天吧。”

说完不再多和闫埠贵纠缠,直接就出门了。

留下没占到便宜的闫埠贵。

闫埠贵看着出门的易中海,自言自语道:“这老易啥时候也变的这么抠了,不过这有了兄弟就是不一样啊,老易这腰杆都直了。”


要不是我们那的村长让我去当兵,可能到现在我还在沧州农村种地呢。

我这退伍,来了京城,让我遇到你们,是我的福气。

从昨儿开始,咱们就是一家人,大哥你和嫂子也没个孩子,以后老了,你们就归我管了。”

易中河的话说完,易中海激动的手里的酒都洒了,吕翠莲也激动的望着易中河。

易中海颤抖的问道:“中河,你说的是真的,你没哄我跟你嫂子吧。”

也难怪易中海夫妇激动,年轻的时候,两个人一心想要自己的孩子,等到上了岁数就绝了自己生孩子的念头。

所以就开始找养老人,正好老贾去世,易中海顺势收了贾东旭当徒弟,就是准备让贾东旭给他们养老。

后来感觉贾东旭虽然没有问题,但是贾家有贾张氏,觉得贾家不怎么靠谱。

以贾张氏的身体来说,吃的溜圆滚胖的,他都不一定能活过贾张氏。

到时候不知道是贾东旭给他们养老,还是他养着贾家。

又把傻柱当做养老的备胎,为什么是备胎呢,傻柱一根筋,不动脑子,做事容易冲动,所以就傻柱的脾气,易中海也不敢下定决心让傻柱养老。

现在好了,有人愿意老了管他们,还是自己兄弟,他怎么能不激动,别人不靠谱,自己的血脉兄弟还能不靠谱吗。

还有就是易中河有房子,工作又好,工资也高,对于他的财产是一点也不心动。

从昨天开始,易中海就要给易中河买工作,买衣服,又要给他出钱装房子,都被易中河拒绝了。

可怜易中河并不是图他的财产,所以要给他养老也是真心实意的。

易中河不知道这会易中海在想什么,回道:“哥,这事我哄你们干啥,你比我大了二十多,都和我爹差不多大了,我没事哄你老头玩。

你要是不信,等明儿我娶个媳妇,生几个孩子,过继两个给你,你和嫂子没事养着玩。”

吕翠莲听了易中河俏皮的话说道:“你哥哪是不相信你啊,你哥不是太激动了,怕听错了,所以确认一遍吗。

还有你生孩子就留着玩啊,你以后的媳妇要是听见了,还不得挠你。”

易中河:“嫂子,我给你说实话吧,虽然咱们昨天才相认,但是我觉得你们真没把我当外人。

我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,你对我好,我对你们好不是应该的吗。

不就是养老吗,顺手的事。

以后我混好了,咱们就山珍海味,我要是混差了,咱们就吃糠咽菜,怎么不是过不是。”

易中海大气的说道:“中河,你就是以后混的不如意,哥都不会让你吃糠咽菜的。

哥的工资高,一个月八十多,明年考级我肯定能过八级,到时候工资加上补助得有一百多。

就是我退休了,也有退休工资,再说了,因为养老的问题,我和你嫂子存了不少钱,等以后都是你的。

就是我的工作,以后也留给你的孩子,以后你在找一个有工作的媳妇,咱们家的日子怎么能过的差。”

易中河看着激动的老头,说道:“哥,你别激动,这么大年纪了,别还没让我给你养老,你在激动的脑出血,挂了,到时候,你的钱和你的房子,工作都是我的了。

我就养着嫂子就行了,让嫂子给我当保姆,帮我带孩子。”

易中河的话让易中海夫妇哭笑不得。

吕翠莲笑着说道:“对,中河说的没问题,气死这个老东西,以后我以后给你当保姆,帮你带孩子。”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