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世民内心十分满意李承乾的表现,但脸上却还是波澜不惊的表情。
他岔开刚刚的话题说道:“朕问你,程处亮到底有何种才华值得你去学习?”
李承乾的倔强没有等到疾风骤雨的批评,见父亲心平气和地问话,他缓缓上前,竟来到李世民的桌案前。
“太子殿下,万不可无礼啊。”
“陛下,请饶恕太子的无礼。”
李纲见此情形,整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,唯恐李世民责罚太子,连他一起处罚。
“聒噪。”
李世民不悦地瞥了眼李纲。
李承乾被这声音吓得身子一颤,他强忍着心中的恐惧,抬手拿起了桌上的毛笔。
他坐到李世民对面,小手微微颤抖地蘸取墨汁,深吸一口气之后,努力控制着右手,慢慢地在麻纸上书写起来。
“人之初,性本善...”
李承乾在心中不断默念下午学到的《三字经》,一字字用漂亮的小楷写了出来。
李世民饶有兴趣地看着儿子书写的内容,但当李承乾越写越多之后,他的神情不由凝重起来。
“这是...”
“这是启蒙之书!”
李世民心中骇然,眸光震动,他紧紧地盯着桌案上的麻纸,一眨不眨。
直到李承乾写完最后一个字之后,他一把拿起墨迹尚未干涸的麻纸,急切道:“成乾,你这篇文字是从哪里来的?”
“阿耶,这是我从亮哥儿那边学来的?”李承乾从未看过父亲如此失态过,忙不迭回答道。
“程处亮?你这篇启蒙之书是程处亮所作?”
李世民瞳孔微微一缩,迫不及待地问道。
“是的阿耶,当时亮哥儿正在教授这篇《三字经》于柳胭脂姐姐,我从旁听了一些,觉得此文蕴含难以想象的道理。为了后面的文章,我就留了下来自己学习了。”
李承乾点点脑袋肯定地说道。
李世民眼睛闪烁,脑子里不由浮现出几天前程处亮离开甘露殿时的背影。
就这短短几天时间内,他听到最多都是程处亮消息。
他的诗文,治国之道,商贾之道,如今就连教育的行业,程处亮都涉足了进来。
而这篇所谓的《三字经》在他看来,完全不输于现存于世的任何启蒙之作。
念及此,李世民突然起身,手里抓着麻纸,大步流星地往殿外走去。
他一边走着,一边对着身边的福贵吩咐道:“立刻召集长孙无忌等人,来甘露殿议事。”
看着李世民着急离去,李纲顾不得礼仪,急声道:“陛下,太子殿下万不可再去程府,请陛下收回旨意啊。”
李世民顿住向前的脚步,眼底划过一丝厌恶,招来另一名太监低语了几句。
说完,他快步离去,看都没看李纲一眼。
李承乾茫然地站着,不知道父亲为何突然离开。
刚刚鼓起的勇气,在父亲离开后,瞬间泄了气。
他无力地瘫坐在地上,背后已经被汗水浸湿。
一想到刚刚一系列大逆不道的举动,李承乾心中恐惧,凝望着显德殿的大门,嘴里大喘粗气。
他缓了好一会,才从父亲压迫性的气场中,镇定下来。
然而就当他以为事情结束时,却见父亲身边的一名太监再次返回。
李承乾悬下的心,又提了起来,紧张地看着来人。
他艰难地站起身,拱手客气道:“王公公,阿耶可是有事吩咐?”
“哎呦,太子殿下,奴才可担不起啊。”
王福身子压得比李承乾还低,还礼之后,接着道:“陛下让奴才给您捎句话,说是让您明天继续去程府学习,好好听程处亮的安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