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见奏疏的开头赫然写着《贞观经济发展论》。
李世民看到标题不由自主的坐正了身子,随意地表情也收敛了起来,变得严肃无比。
他逐字逐句地往下翻阅着,时不时眉头紧蹙,时不时欣慰微笑。
碰到不懂的地方,他会拿起毛笔做起记录。
而遇到让他眼前一亮的点子时,李世民便会拍桌叫好。
福贵一脸惊奇地看着李世民的神情。
从短短几分钟内,他已经在李世民的脸上看到了欣慰、郑重、严肃、疑惑、肯定等等,不下十种表情。
这是他自做李世民贴身太监开始,从未发生过的事情。
福贵忍不住心里发问:“这份奏疏到底是谁写的?”
足足过了一炷香的时间,李世民才放下手中的毛笔,他意犹未尽地看着奏疏出神。
想了片刻,他再次拿起奏疏,又细致地翻阅了一遍。
直到第二遍看完,李世民才动作极为小心地放下奏疏。
紧接着,他迫不及待地把奏疏翻到了最后一页,待看清上书之人后,李世民瞪圆了眼睛。
“程咬金?”他高声惊呼道,说出了落款。
他双眼发愣,觉得这一切都不真实,好似出现了幻觉。
李世民使劲揉了揉眼睛,再次定眼看去,发现白纸上,依然是程咬金。
直到此刻,他才肯相信,这位奏疏是程咬金的。
但随即,他又马上摇了摇头,竭力否定地想着:“程咬金怎么可能写得出这份奏疏。”
“单凭这幅字就不可能出自他的手。”
“难道这老货为了交作业,不惜请人代写?”
“这长安城中竟然有如此治国之才者。天佑我大唐啊。”
此时,李世民已经浑然不顾程咬金作弊的行为,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想着这位书写之人是何人。
他猛地抬头,目光灼灼地射向福贵,急切道:“立刻把程知节叫来。”
“喏。”奴才这就去。”
福贵连忙答应道,说完快步朝殿外走去。
......
程府内,老程正得意地坐在大堂的主位上,炫耀着早上的战果。
他拿起酒杯,猛地灌了一口酒,笑着道:“亮儿,为父为你找来了秦琼、尉迟恭、李勣三位帮手,你觉得他们如何?”
程处亮眉目含笑,知道老程这是等着他夸赞,他极为配合地点了点头,急忙站了起来,对着老程抱拳道:“阿耶好手段,没想到一个早上竟然已经找齐了帮手。”
“若是孩儿出马只怕连阿耶的马屁股都看不到。”
“哈哈,哈哈,主要还是亮儿你的计划写的好。为父不过是推波助澜罢了。”
听到儿子的夸赞,老程的大嘴都快咧到了耳根,摆了摆手谦虚道。
“阿耶,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,就等陆彩衣上门吧。不知到时候阿耶你是否出面?”
程处亮转回了正题,适时问道。
“嗯...我们几个老东西就不参与了,这方面你比我们懂。”
“叫我们带兵打仗还行,让我们做生意,这不是为难我们吗。”
“到时候你们这些小辈自己去就行。有我们四个人给你撑腰,谅他李孝恭也不敢难为你。”
程处亮微微点头,确实如老程所说,有了大唐武将里的F4撑腰,他的确不用惧怕任何人。
“阿耶,既然如此,那这些商贾之事就交给孩儿吧,阿耶跟各位叔伯等着拿钱就行。”
“嗯,此事就这么定了。你那位相好怎么安排。”
说完正事,老程又露出一副八卦的神情,笑嘻嘻地问道。
程处亮满脸无语,看着他这副表情,满是无奈道:“阿耶,我说了多少次了,我们只是红颜知己,不是什么相好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