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秦始皇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《秦始皇朱元璋盘点大秦败家子,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小说》,由网络作家“张石坚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就在大明君臣因为视频之中的内容而陷入无尽头脑风暴的时候,视频还在继续播放着。【朱标死后,朱元璋经过一番思考,决定立朱标最年长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!】这句话很有讲究。最年长的儿子,而非“嫡长子”。朱允炆并不是嫡长子,真正的嫡长子,是朱标和第一任太子妃常氏(已过世)所生的朱雄英!但朱雄英前些年已经死了,朱允炆作为朱标第二个儿子,才递补成为了长子。而朱允炆的母亲也并非常氏,而是吕氏。吕氏原本是太子侧妃,在常氏死后,才递补成为太子正妃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朱允炆和其母吕氏,都只不过是“备胎”。所以,旁白中也并不称之为“嫡长子朱允炆”。紧接着,视频之中就出现了朱允炆被朱元璋牵手一起站在龙椅面前,戴上太子冠冕,接受群臣朝拜的景象。已经从刚刚的愤怒之...
《秦始皇朱元璋盘点大秦败家子,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小说》精彩片段
就在大明君臣因为视频之中的内容而陷入无尽头脑风暴的时候,视频还在继续播放着。
【朱标死后,朱元璋经过一番思考,决定立朱标最年长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!】
这句话很有讲究。
最年长的儿子,而非“嫡长子”。
朱允炆并不是嫡长子,真正的嫡长子,是朱标和第一任太子妃常氏(已过世)所生的朱雄英!
但朱雄英前些年已经死了,朱允炆作为朱标第二个儿子,才递补成为了长子。
而朱允炆的母亲也并非常氏,而是吕氏。
吕氏原本是太子侧妃,在常氏死后,才递补成为太子正妃。
从这个角度来说,朱允炆和其母吕氏,都只不过是“备胎”。
所以,旁白中也并不称之为“嫡长子朱允炆”。
紧接着,视频之中就出现了朱允炆被朱元璋牵手一起站在龙椅面前,戴上太子冠冕,接受群臣朝拜的景象。
已经从刚刚的愤怒之中冷静下来的朱棣,看着视频之中的景象,突然脱口而出。
“咦,这不就是今天吗?”
这句话顿时提醒了在场所有人,纷纷凝神看去。
还真的没错,所有人的着装打扮,服饰神态,乃至发髻胡子等等细节,竟然都和今日一般无二!
顿时,众人的目光,瞬间就落在了朱元璋和朱允炆身上。
朱元璋脸色微微一变。
视频之中还真的没有说错。
原本朱元璋就是想要在今天,立朱允炆为太子!
朱允炆心中喜忧参半。
喜的是,皇爷爷真的决定立他为太子。
忧的是,这视频一出,恐怕就会有波折了。
视频继续播放。
【朱允炆成为皇太孙之中,大明内部并非没有意见,但在朱元璋的强势之下,众人还是最终接受了这个结果。】
【朱元璋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趋势,于是在多番考虑之后,已经感觉到时日无多的朱元璋终于做出决定,打算清洗一番大明朝堂,为将来朱允炆接班扫平一切障碍。】
看到这里,大秦世界之中的秦始皇不由微微点头,赞了一声。
“这朱元璋果然不愧是开国皇帝,对权力的把握非常透彻。”
“朕……嘿,朕的准备,或许是真的不太够了。”
原本秦始皇的想法是,就算自己死了,扶苏武将方面有执掌二十万边军的蒙恬大将军,文官方面有大秦上卿蒙毅。
两位蒙氏一族,一内一外配合,大局可定!
但从之前的视频就可看出,即便是这样的防备,在执掌皇帝玉玺的中车府令赵高以及丞相李斯合谋之下,依然还是会出现大纰漏。
蒙毅躬身道:
“臣觉得,陛下刚刚立扶苏皇子为太子,昭告天下之后便是名正言顺,即便将来还有赵高李斯之流,也翻不起什么大的浪花了。”
秦始皇微微点头,叹了一口气。
“是啊,名正言顺!”
当天下人都认可扶苏这个太子,当大秦朝廷上下都打算在秦始皇死后效忠扶苏,那么就算还有人能鼓捣出赐死的旨意来,即便扶苏信了,扶苏身边的人也不会信,整个大秦更不会信!
那样,又怎么可能会再出现第二个胡亥呢?
“亡羊补牢,犹未晚也。”
秦始皇自言自语一句,整个人都安心不少。
或许之前朕确实是犯了错,但看完视频之后,朕自然会弥补,不可能再给第二个赵高、胡亥、李斯出现的机会!
朕,毕竟是万古一帝!
大明世界之中,朱元璋看到这里,再次失态。
这视频,说中了朱元璋心中最深的隐秘!
而大明群臣,这一刻更是屏气凝神。
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,那手段是绝对的铁血。
单单是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,朱元璋就已经整出了“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”三个大案。
每一次,都是杀得人头滚滚,死亡人数成千上万。
更恐怖的是,死的人大部分都不是老百姓,而是大明的官员、贵族!
杀个几千上万老百姓,真没啥感觉。
可死个几千上万当官的,这就太吓人了。
大明的官员贵族,就算再加上最底层那些有编制的小吏,也就才二三十万人而已!
听视频里这种说法,岂不是朱元璋还要为了朱允炆这个皇太孙,再杀一波?
想到这里,许多人看向朱允炆的目光,顿时就变了。
这个皇太孙,简直特么就是一个超级害人精啊!
朱允炆自然也察觉到了这些目光,心中对视频的制作者大骂不已。
我究竟和你有什么仇什么怨,竟然这么编排于我!
视频还在继续播放着。
【思来想去,朱元璋决定从一位大明顶级勋贵的身上下手。】
大殿之中的气氛,瞬间变得凝固。
顶级勋贵?
会是谁?
画面中,渐渐呈现出一个人的身影。
【这个被朱元璋盯上的目标,就是当时大明最顶级的战将,蓝玉!】
大殿之中,瞬间一片哗然。
“凉国公!”
“竟然是凉国公?”
蓝玉本人更是表情大变,脸上一片惨白,整个人都摇摇欲坠。
【蓝玉,是大明开国第一猛将常遇春的连襟。】
【而常遇春的女儿常氏,则嫁给了太子朱标成为太子正妃。】
【有这层关系在,蓝玉自然是太子朱标最强力的支持者,也是原本朱元璋留给朱标的顾命大臣之一。】
【但朱标死后,一切都变了。朱元璋所立的皇太孙朱允炆,并非常氏所生,而是出自第二任太子妃吕氏。】
【从蓝玉的角度来说,更希望朱元璋立常氏所生的遗腹子,朱标第三子朱允熥为皇太孙。】
【若继续将蓝玉留给朱允炆当顾命大臣,等朱元璋死后,蓝玉有可能会发动政变,改立朱允炆同父异母的弟弟朱允熥为皇帝。】
【是以,朱元璋别无选择,为了确保自己死后朱允炆能顺利成为皇帝,朱元璋必须要杀掉蓝玉,清除掉这个最大的不安定因素!】
听着旁白之中的分析,朱元璋深吸一口气。
纵使这位明太祖平日里再怎么喜怒不形于色,这一刻他脸上所表现出来的,也只有绝密心思被道破之后的无措。
这视频的制作者,实在是太绝了。
他竟然对朕的心思掌控得如此到位,就好像是朕肚子里的蛔虫一般!
此刻蓝玉浑身发软,已经噗通一声跪了下来。
“陛下,臣绝对不敢政变,还请陛下明鉴,给臣一条活路吧!”
大殿之中的其他群臣,死寂无声,但人人内心之中都掀起滔天巨浪。
无他,实在是视频之中的分析,丝丝入扣,合情合理。
扪心自问,任何人坐在陛下的位置上,只要选定了朱允炆作为继承人,那蓝玉确实是必须要除掉的。
朱元璋看着跪在地上的蓝玉,心情也是非常复杂。
杀人,朱元璋当然舍得杀。
就连当年权倾朝野说一不二的丞相胡惟庸,淮西集团的精神领袖李善长,朱元璋不也说杀就杀?
但胡惟庸,是妄图用相权侵蚀君权。
李善长,是想要掌控淮西集团架空朱元璋。
这两人,都有罪!
蓝玉不同。
蓝玉从来对朱元璋忠心耿耿,为大明出生入死。
几年前,蓝玉更是在捕鱼儿海之战中,彻底击溃北元朝廷,让元朝寿终正寝,分裂成瓦剌和鞑靼两部。
蓝玉无过,而有大功!
这样的功臣,仅仅因为确保朱允炆继承皇位,就杀了。
而且不单要杀,还得把蓝玉的所有势力连根拔起,统统诛杀。
这里面牵连到的无辜人,又何止成百上千?
杀胡惟庸、李善长,朱元璋无愧于心。
杀蓝玉,朱元璋心中有愧!
若是突然发动,一举击杀,倒也没什么,愧疚几天也就过了。
可现在,看着蓝玉跪在面前,痛哭流涕,恳求饶命。
朱元璋,又岂能无动于衷?
朱元璋叹息一声,道:
“蓝玉,你起来吧。这视频毕竟只是视频,你也不用太当真!”
蓝玉颤抖着,说不出话。
要不是真的,陛下你脸色这么难看?
要不是真的,画面中的场景为何如此真实?
朱元璋瞪了蓝玉一眼,加重语气:“起来!”
蓝玉无可奈何,只能站了起来,但脸色依旧惨白无比。
就在此时,视频之中的旁白声再度传来。
【然而朱元璋并不知道的是,他处心积虑,为了保护朱允炆而杀掉蓝玉,却导致了几年之后朱允炆的彻底失败,以及大明帝国的一场惊天浩劫!】
“什么?”朱元璋听到这里,心中也不免震惊,猛抬头看向天空之中的金幕。
就连朱允炆也错愕不已。
杀蓝玉,保朱允炆,这逻辑大家都很清楚了。
可蓝玉死了,反而会导致朱允炆的失败?这逻辑,也实在是太让人费解了吧。
就在众人心中惊疑不定的时候,视频又继续播放了下去。
【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,大明开国之祖,洪武皇帝朱元璋驾崩于京城之中。五月十六日,驸马梅殷等人奉朱元璋遗诏,迎朱允炆上位,是为“建文皇帝”。】
【而刚刚开国三十年的大明,也由此开启了极为惨烈,彻底改变了大明历史的“靖难之役”!】
【朱棣从而获得了两个月的喘息之机,至明年春,朱棣召开会议。】
画面之中,朱棣表情明显有些疲惫。
“诸位都来说说,俺是应该继续出兵南下,还是就此固守北平,等待转机?”
众人面面相觑。
次子朱高煦第一个站出来,沉声道:
“父王,必须要打,咱们不打,南军也会过来,不如主动出击!”
世子朱高炽忧心忡忡,开口道:
“济南、东昌两次失利,咱们无论是士气、兵甲还是物资,都已经艰难到了极点。”
“或许我们应该坚守一段时间,再派出使者说服其他藩王一同起事。”
“只要有别的藩王起兵了,南军就必须分兵,咱们才能找到机会,各个击破。”
朱棣闻言,也是难以抉择。
大秦世界之中,秦始皇突然开口。
“扶苏,你觉得该不该打?”
扶苏迟疑片刻,道:
“儿臣觉得,那世子朱高炽的话似乎有些道理,还是应该固守,等待转机。”
秦始皇哼了一声,道:
“愚蠢!朕问你,朱棣都已经和朱允炆打了两年,为何没有其他藩王起兵?”
扶苏愣了片刻,道:
“应该都还在观望吧?”
秦始皇摇头道:
“你错了。那些藩王若是真想起兵,那么在朱棣起兵的第一时间就该响应。”
“即便是有观望者,在朱棣接连打败耿炳文和李景隆,兵临济南城下之后,也该起兵了。”
扶苏猛然醒悟。
对啊,朱棣包围济南城的时候,声势正盛。
无论是谁,只要想争夺天下,那时候起兵,必然能给朱允炆沉重一击。
为何没人起兵?
难道是……
扶苏冲口而出。
“不是那些藩王不想起兵,而是他们已经没办法起兵了!”
秦始皇脸上露出一丝欣慰表情。
“看来你还不算太傻。”
“朕能察觉出来,这个大明用的应该还是法家制度,和大秦相近。”
“法家制度,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控制力!”
“朱棣表面上虽然是藩王,但他在起兵之前,是不是被朱允炆派来的官员限制得死死的?”
扶苏点头。
秦始皇继续道:
“只要朱允炆不傻,在得知朱棣占领了北平城之后,就会立刻加大对其他藩王的限制,避免出现第二个朱棣。”
“而这场靖难之役,打了两年都没有人响应朱棣,只能证明,朱允炆确实牢牢地掌控了其他藩王的兵马,让这些藩王动弹不得!”
扶苏心服口服,又想到一个问题,便问道:
“那儿臣还想知道,为何朱允炆不借助这个机会,直接铲除掉那些被控制的藩王呢?”
无独有偶,在大唐世界之中,李建成也问出了同样的问题。
在李建成看来,藩王,尤其是像自家老弟李世民这样的藩王,那是必须要除掉的!
李渊闻言,皱起眉头。
“建成啊,你这个问题,问得也太傻了。”
李建成被李渊这个吐槽弄得面红耳赤。
李元吉见大哥被说,心中有些不服,便道:
“父皇说这话就没道理了,儿臣也觉得大哥说得对,就应该趁机全部铲除!”
李渊失望地叹了一口气,正准备给这两个傻儿子解惑,一旁的李世民突然开口。
“朱棣作乱,天下藩王必然人心浮动。”
“若是此刻再去杀掉其他藩王,那所有藩王都会被逼到墙角,不造反也只能造反了。”
“从金幕之中来看,这大明至少还剩下十几个藩王。哪怕这十几个藩王里只有一个造反成功,也等于是让朱棣凭空多了一个帮手!”
李渊闻言,顿时露出欣慰表情。
大秦世界之中,秦始皇不由皱眉。
“这种时候换将?简直愚蠢!”
扶苏沉吟片刻,道:
“刚刚金幕之中朱棣的语言来看,这徐辉祖乃是朱棣的大舅子,想来朱允炆应该是担心这个事情。”
秦始皇不由笑了起来。
“朕的母亲是赵国人,朕的祖母是楚国人,妨碍朕灭掉赵国和楚国,杀掉那一群舅舅和表叔伯了?”
“更何况徐辉祖已经通过击败朱棣证明了他对朱允炆的忠诚!”
扶苏赶忙点头。
“父皇所言极是,若是那徐辉祖想要让朱棣赢的话,只需要按兵不动坐视平安失败,然后再投降朱棣,那大明京师真就彻底完了。”
秦始皇嗯了一声,平静道:
“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,朕当年将六十万大军交给王翦老将军去灭楚,朝廷之中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,但朕都坚持住了。”
说到这里,秦始皇看了一眼大殿之中的王翦孙子王离。
“若不是朕相信王翦老将军,就他那点什么求封赏土地田宅美人的招数,能有什么用?”
王离尴尬一笑,赶忙拱手道:
“臣替先祖父谢过陛下恩典。”
扶苏点了点头,心中默默咀嚼着秦始皇的话。
疑人不用,用人不疑。
简单的八个字背后,其实蕴含着很大的智慧。
扶苏猜想,朱允炆应该是无将可用,不得已才启用了最不想用的徐辉祖。
但刚打赢一仗就把徐辉祖撤职,实在是过于心急了。
最起码,也得等徐辉祖和其他大明将军一起合力将朱棣消灭吧?
扶苏忍不住感慨一声。
“这朱允炆,当真全无帝皇之权术手段,也难怪会被评为十大败家子继承人之一了。”
秦始皇嗯了一声,道:
“这小子,和你胡亥弟弟是一模一样的,都是废物。”
扶苏突然不知道该说些啥好了。
大汉世界之中,刘邦嘿嘿一笑。
“这个朱允炆,用人的道理都不懂?”
“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嘛,朕当年不也用了韩信么?”
萧何看了看刘邦,觉得这位皇帝陛下是真有点飘了。
于是萧何便道:
“当年陛下可是把韩信气跑了,然后是臣连夜把韩信追回来的。”
刘邦眉头一扬。
“有这事?咳咳,朕老了,有点记不住事,很正常。”
萧何看了一眼曹参。
曹参心领神会,又道:
“后来陛下担心韩信突然反水支持项羽,于是单骑入营,直接夺了韩信在赵国好不容易征调的所有兵马,又把韩信赶到齐国募兵去了。”
言下之意,这也能叫用人不疑?
刘邦大怒,拍了一下扶手。
“你们这两个老东西,不好好给朕治国,成天揭朕的短干什么?”
萧何曹参对视一笑。
陈平摸了摸胡须,看了一旁的吕后,欲言又止。
陈平当然也想加入其中,但这位吕后可不是善茬啊。
别看她基本不说话,但能坐在这里,已然说明很多事情。
大唐世界之中,李世民忍不住笑出声。
李渊看了一眼李世民。
“世民,你笑什么?”
李世民正色道:
“从金幕之中,儿臣能看得出来,这徐辉祖用兵治兵都颇有方略,应该是朱棣起兵以来最强悍的敌人。”
“若徐辉祖继续领兵,朱棣恐怕连渡过睢水都是痴心妄想,可现在徐辉祖去职,朱棣胜利的机会越发明朗了。”
李元吉忍不住反驳道:
“徐辉祖不就是运气好,正好赶上了朱棣进攻平安么?哪有你说得那么玄乎。”
“咱们李氏家族之中,有八名你的爷、叔、伯、侄死在了高句丽战场上。”
“其中,三人在于仲文和宇文述军中。”
李建成沉默了。
片刻后,李建成猛然抬头,咬牙道:
“儿臣不才,也愿坐镇后方,为二弟提供后勤粮草,解决所有后顾之忧。”
李元吉霍然而起,高声道:
“此战,元吉愿意为二哥镇守后方,绝对不让幽州受到任何突厥人的侵扰!”
李世民热血沸腾,看向李建成、李元吉。
“大哥、四弟,这一次,我们一起为所有战死在高句丽境内的前辈们复仇!”
李建成伸出拳头,李世民和李元吉紧随其后。
三兄弟的拳头在空中相撞,异口同声。
“屠尽高句丽,复仇!”
李渊高居御座,抚须开怀大笑。
杨广表哥,你若地下有灵,请谨记:
你的仇,表弟李渊,给你报了!
这一刻,华夏的历代王朝皇帝们,有了一种共鸣。
那是一种精神。
这种精神,传承自炎帝、黄帝。
筚路蓝缕,开拓向前。
自尧舜禹,夏商周三朝而发扬光大。
从大秦创立而归一。
自汉唐而发扬光大!
这就是五千年华夏的精神。
无论大秦、大汉、大唐、大宋还是大明。
无论这些皇帝们是冷酷、淡然、随性又或者其他性格。
这一刻,他们不约而同,选择出兵!
子贡问于孔子曰:“居父母之仇,如之何?”
夫子曰:“寝苫枕干,不仕,弗与共天下也!”
《礼记》:“父之仇,弗与共戴天!”
孟子曰:“杀人之父,人亦杀其父;杀人之兄,人亦杀其兄!”
《公羊传》问:“九世尤可复仇乎?”答:“百世可也!”
朱熹:“有天下者,承万世无疆之统,则亦有万世必报之仇!”
华夏人,不是没输过。
但华夏人,总会再强大起来。
再复仇!
犯我华夏者,虽远必诛。
虽百世、千世、万世。
亦报此仇!
所有皇帝们,齐声而笑。
所有的华夏王朝,在这一刻,融汇成一条厚重的历史长河。
波涛汹涌,滚滚向前。
壮哉华夏!
他们的目光落在金幕上。
是这个盘点视频的出现,让他们醒悟。
华夏五千年,何必目光执着于一时,一地,一国,一世?
华夏人,眼界不该如此小!
秦亡,华夏有汉。
隋亡,华夏有唐。
宋亡,华夏有明。
千秋万世,王朝虽如落花雨打风吹去,但华夏永存!
金幕之中,视频继续播放着。
【在得知于仲文、来护儿两路四十万大军折戟沉沙之后,杨广率领的隋军主力顿时大哗。】
【此刻隋军的士气已然低到谷底,加之冬天将至,辽东城又无法攻克。】
【杨广不得不承认失败,撤兵回朝。】
【第一次征讨高句丽,至此结束。】
只见视频的地图之中,大隋和高句丽的疆域,从原先大隋占据大半个辽东,重新又恢复了开战之前的原状。
看到这一幕,刚刚兴奋起来的华夏皇帝们,齐声咒骂。
秦始皇冷笑道:“杨广,真不当人子!”
刘邦大摇其头:“杨广这臭小子,只配在咱们沛县杀猪!”
赵匡胤哼了一声:“若杨广在五代十国执掌之中一国,此国国祚必不能过十年也。”
朱元璋叹了一口气:“允炆虽有些痴愚,但这杨广又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。”
【第一次东征高句丽,给大隋带来的并不仅仅只有将士们的阵亡。】
【在仓促的撤退中,大量随军工匠被高句丽俘虏。】
【原本技术远远落后于中原王朝的高句丽,在获得这些工匠之后,顿时来了一个突飞猛进。】
【四十万征讨平壤的将士中,有接近二十万被俘虏为奴,只能和高句丽最低贱的舞女成婚,接受最残酷的压榨。】
“但朕现在突然又觉得,或许仁慈一些,并非什么坏事。”
秦始皇多年以来,受法家思想,尤其是韩非子一脉浸淫多年的想法,如今大为动摇。
他感慨地开口。
“坐在皇宫之中,能看到的,无非就是修长城又死了几百、几千人。”
“但只有亲眼见证,才能清楚,每一条逝去人命的背后,到底对一个家庭是多么大的打击!”
扶苏忍不住道:
“父皇不是经常东巡吗,难道也没发现?”
秦始皇默然。
的确,秦始皇多次东巡。
但每一次,都是在重重护卫的保护下,去查看一个地方。
这种方式,压根就没有办法了解到真正的民间疾苦。
秦始皇也明白这种方式的弊病,他也想过要不要微服私访,走入民间。
但,秦始皇不敢!
东巡,巡的是东方六国的故土。
天下刚刚一统十几年,有太多东方六国之人想要复国。
杀掉秦始皇,无疑是最简单直接,最有效的复国方式!
别说微服私访了,就是秦始皇在重重护卫之下东巡,路过一个叫博浪沙的地方,都遭遇过刺客。
那刺客是一名大力士,隐藏在路旁,挥舞着一柄特制的、一百二十斤的大铁槌,直接击毁了秦始皇的马车!
好在秦国大臣尉缭早有准备,给秦始皇准备了多辆副车,刺客只是击中了其中一辆副车,并未真正命中秦始皇马车。
不然,秦始皇的性命,可能就在博浪沙戛然而止!
就连在路上都会遭遇刺客,秦始皇又怎么敢搞微服私访?
秦始皇叹了一口气,道:
“千金之子坐不垂堂,朕不能……”
秦始皇的话突然顿住,视线锁定在金幕上。
一行弹幕正在缓缓飘过。
【汉高祖刘邦:彼其娘之,这杨广真是个坏种,和朕当年经历的秦末乱世有的一比,还是朕这种皇帝好啊。】
秦始皇大怒。
“又是这个泼皮刘邦,钱来!”
【秦始皇嬴政:刘邦你少给朕在这里自夸,你说说你对黔首百姓如何!】
大汉世界之中,刘邦突然觉得有些脚痒,下意识地扣了扣靴子。
不解痒。
刘邦刚准备脱靴子,萧何傻眼了,重重咳嗽一声。
“陛下,上朝呢!”
文武百官都在,你能要点脸不?
刘邦若无其事地将盘在龙椅上的腿放下,嘿嘿一笑。
“哎呀呀,这个嬴政还不服气呢,列位爱卿,看朕怎么喷得这个嬴政心服口服!”
曹参狠狠地瞪了萧何一眼。
陛下抠脚就让他抠啊,现在好了,不抠脚了,发弹幕了,浪费钱了,你满意了?
萧何无言以对。
【汉高祖刘邦:呵呵,老赢啊,朕可不用你那个压榨百姓的法家制度,朕用的是萧何曹参,他们都是道家黄老子弟!】
【汉高祖刘邦:黄老学派你懂不懂?垂拱无为而治啊!朕又不像你一样,是个权力狂人。】
【汉高祖刘邦:没错,朕是接手了你大秦的烂摊子,但朕的百姓穷归穷,至少不用担心徭役繁重,困饿而死,至少能吃得上饭!】
【汉高祖刘邦:老赢,朕是不如你,你千古一帝嘛。但朕对百姓,比你对百姓,要好太多!就问你,服不服?】
曹参看到刘邦一连发了四条弹幕,心疼得直抽搐,差点当场晕了过去。
好家伙,还不是一千两,四千两就没了!
曹参双目喷火,死死盯着萧何。
都怪你这老小子,不让陛下好好抠脚!
败家子一个!
萧何:“……”
大秦世界,秦始皇看着刘邦的弹幕,愣住了。
最新评论